观察!月租300元,90后住进养老院,“服务换住宿”生命力有几何?
在浙江杭州的一所养老公寓,住进来了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每月只需要交300元房租就能住进“酒店标间”,但同时他们每人每月需要做满至少20个小时的助老志愿服务。
年轻人可以用志愿服务抵扣房租入住养老公寓,老人们得到陪伴和服务,这种“双赢”的养老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养老三大支柱
自1994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养老金三支柱模式以来,诸多国家均以此为目标调整和改革本国的养老金体系。
一般而言,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由政府倡导、企业自主发展的补充养老保险,如我国的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由个人或团体建立的私人退休账户,一般有税收优惠激励,如美国的IRA。
然而,我国第一支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合计缴存比例为28%(企业20%,个人8%),缴存比例显著高于美国的12.4%、日本的18.3%和韩国的9%。
受企业税负制约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影响,第一支柱难以进一步提升,三大支柱的协调发展亟待二、三支柱的后发优势。
目前我国三大支柱的占比依次约为78%、18%和4%,合计规模约占GDP的7.78%,总体较为薄弱。特别是第三支柱,较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创新:用陪伴“抵”房租
绿康阳光家园是杭州市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服务为一体,共有2000张床位,其中养老部分有800张,目前有600余位老人入住。
据住在这里的老人介绍,老人们入住养老机构之后,都希望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人自发组成的兴趣小组,普遍存在缺少活动组织、兴趣指导人员的情况;而稳定、长期的陪伴和互动,更是老人们对志愿服务的普遍需求。
去年12月,滨江区推出了“陪伴是最长情告白”的项目,年轻人每个月只要付几百元的租金就能住进养老院。
同时,年轻人每个月需要参加养老院里的助老志愿服务,每个月的服务总时间不能少于20小时。最初,这个项目是小范围试点,由周边企业推荐志愿者参加。
经过了小半年的试点,老人的反响不错,这个项目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
参加“陪伴是最长情告白”项目的志愿者
今年5月,“陪伴是最长情告白”项目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入住。根据招募要求,“陪伴”项目志愿者申请人应为单身青年,在滨江区内用人单位工作、签约一年以上,且在市区没有住房。
志愿者们入住的房间是双人房,有独立卫生间、阳台,设施和布局类似酒店标间,每人还有一张房卡,用于出入园区、房间和食堂就餐。
其中,拥有爱好特长,或是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申请人将会被优先考虑。
“英雄帖”发出后,吸引了不少单身青年报名。经过重重筛选,11位在周边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入围。据了解,面试主要是判断年轻人对老人有没有爱心,工作忙不忙,是否能保证有时间“陪伴”老人。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初创办这个项目就是想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老人们得到服务和陪伴,而年轻人得到了优惠的住宿和锻炼。
对于这种模式,不少网友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有网友认为,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而言,租房压力很大。
而在养老院里做志愿服务,也属于服务社会,这样住着也踏实。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则留言道:“要是能够推广到北京就好了。”
志愿者在指导老人练习书画
瓶颈:模式虽好难以复制
其实,这种“服务换住宿”的模式,在养老领域已经不算新鲜。
比如德国的“在居住中提供帮助”计划,可为大学生在养老院或是老人家中提供一间比较廉价的住房,作为回报,大学生需帮助老年人做家务且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
去年,上海普陀区一家养老机构就探索“老少融合”养老新模式,在养老床位之外增加了专供年轻人入住的“公益床位”。
但是,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大面积推广却有待商榷。根据《北京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6年—2017年)》,2017年全市养老床位数为12.6万张。而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已达358.2万。养老床位紧张,是“服务换住宿”的最大障碍。
以北京而言,成规模的养老社区又大多距离市中心较远,让年轻人对这种模式只能望洋兴叹。“离市区近的养老院价格贵,床位紧张,能够提供床位的养老院估计大多在郊区,交通上是个问题。”
在一家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小张说,她每天工作比较紧张,下班回到家就恨不得一头栽到床上,如果上下班路上花费时间太多,即使“房租”便宜,她也接受不了。
还有的年轻人认为,和老人打交道不容易,相比较而言,还是自己住更自由。
在大城市中,还有一些独居老人拿出自己房间往外出租的“老少同住”。但是,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特征,“老少同住”也不是人人都能同住。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这种模式推行开来,同住之前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有专家认为,在这种模式之下,年轻人一开始就直接与老人同住也不太现实,而是应该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当年轻人获得老人的认可,同时也愿意继续为老人服务时,方可获得同住的机会。
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磨合过程,才能避免直接同住带来的尴尬。
拓展阅读
如果说,养老是一个产业,我们看好的是产业未来,但当我们真正进入这个产业时,大多数企业往往只看到以养老机构为核心的养老服务,而且,往往走着走着,就把它当成了养老的全部,这涉及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养老产业到底涉及哪些领域?
哪些领域市场空间值得进入?
哪些是新业务,哪些是在原有业务上的+养老?
如果不做养老机构,还有别的选择吗?
养老机构发展困境
2013年被称为“养老产业元年”,这之后,以高端养老机构为代表的养老行业发展迅猛,从理念、到产品,进行了跨越式的迭代,“连锁化”、“规模化”、“10000张床”几乎成为所有布局养老行业企业共同的发展目标与愿景,然而好景不长,一旦这些高端项目开业后,就会遇到“盈利模式困境”:低入住率、收费天花板、运营成本高居不下.....
第一个项目落地,是从"0到1"的打造,其核心就是探索盈利模式,找到生意逻辑。
盈利模式不存在,导致很多品牌开始放缓发展步伐。
如“保利在2015年宣布5年全国布局80家和熹会,北京万科在2016年宣布用2至3年北京区域将以北京为主拓展约20个养老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口号式的发展计划已基本画上时代的句点,再好的愿景也需要利润的支撑,这是万古不变的生存法则,团队可以不对结果负责,但老板却要为结果买单。
诚然,不排除有些企业确实通过养老获取了一些其它利益(土地、政府关系、品牌价值等),但这绝不是大多数,而且也绝不仅仅因为养老,养老是充分条件,但不必要。
复杂的利益都需要复杂的获取方式,绝不是外人看到的那么简单,就好像所有做养老的企业都想做“共有产权房”,谈何容易啊。
没有养老思维,养老作为新业务的尝试在短期内只能是一种尝试和维持。
然而,比找不到盈利模式更可怕的,是一线城市项目资源的难获取和政策审批端的收口。
以北京为例:随着长租公寓领域的疯狂扩张,合法、优质物业资源租金水平进一步上涨,除非房东有“情怀”或者项目存在明显“瑕疵”,否则养老几乎没机会、没能力去异业PK;另一方面,政策端早已或明或暗的开始抑制养老机构的发展:
原因之一是北京市部分区域早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床位发展目标,需要控制增量,同时以养老照料中心为代表的“一事一议”特批政策开始收紧,“特殊物业”的审批窗口已基本关闭,养老在现行体制内仍属于“计划经济”。
备注:如石景山、昌平等区域2014年底时以超额完成2020年床位发展目标,主城区虽存在床位缺口和市场需求,但高昂的租金水平使得养老无法获取,远郊区县虽然具备一定的床位缺口,但市场需求不足。
——数据来源《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原因之二是北京市将近50%的养老床位长期空置,在已完成“量”的基础上,政府现阶段核心任务转变为“调结构”,盘活“大量闲置养老床位”是养老机构的核心任务,而非追求增量。
原因之三是以消防、多审合一为代表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前置审批条件的审批难度进一步加大(PS:千万不要看了克强总理“关于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取消”的新闻,就误以为审批窗口放开,而忽略了那些艰难的前置审批),导致部分养老机构实质上无法取得养老手续,转而注册为酒店等业态,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会为长期运营带来极大经营的风险。
于是,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成为各企业的“养老战略高地”,是在市场、在行业、在政府、在产业资源等方面打品牌的桥头堡,形象意义远大于经营意义,规模化扩张更是难上加难。
聪明的企业如椿萱茂,虽尚未实现盈利,但早已开始全国化布局,二线、次二线省会城市必将是下一波养老项目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机会。
对于养老机构,运营可能不是最终的盈利出路,而项目资产和项目、牌照资源的可能是真正的核心,像所有发达国家一样,“长期照护险”一定是中国养老的真正窗口,到那时,拥有众多项目和合法牌照的企业将势不可挡。
养老机构以外,我们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无论上海的‘9073’,还是北京的‘9064’,对于养老机构,面对的主力客群是3%或4%老年人群中,x%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客户规模,而这x%中最终能住到某个养老机构的概率就更少,因此我们会清醒的意识到:养老机构在养老产业中的市场份额在经过这3次百分比的叠乘后,市场规模似乎不那么可观。
诚然,机构养老是养老产业、养老服务的核心,但或许并非是最大的商机。
如果我们用互联网的生意逻辑去评估养老市场,按照互联网进入一个行业的3个判断条件去看:规模、刚需、高频。显然,定位刚需为主的养老机构在客户规模上就不满足大生意的逻辑,而我们之前似乎也狭隘了“刚需”的定义,其实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生活背景、消费能力的老人都有属于它那个群体的“刚需”。
| 以老年旅游市场为例:
根据2016年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龄旅游产业促进委员会与同程旅游联合发布的《中国中老年人旅游行为消费报告2016》的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
中老年人旅游消费意愿高达81.2%,旅游消费认知水平不输年轻人,消费意愿强烈,对于大多数退休的老年群体,“出去走走”是刚需。
出游时间灵活,中老年人最有资格“说走就走”,具备高频基础。
从目前国内老年旅居、旅游市场的相关数据看,市场空间和发展增速远远大于养老机构,且存在明显的消费、服务、产品升级机会,聪明的养老团队开始把机构做“平台”,而非“床位”,大力发展老年旅游市场,改变了传统养老机构的商业模式。
相比而言,同样做老年产品生意的很多适老化、护理产品的企业生存现状却很艰难,所以说很多生意不是没需求,而是还没找到。
以上案例或许不是特例,我们可以预见:老年金融理财、房产代管、老年社交、老年就业、老年健康管理、老年健身康复、老年公益等领域也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但肯定需要用不同的视角和打法,目前主流企业的打法很难成功。
其实,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养老产业看做“老年人的生意”,不再把“养老”和“刚需”、“护理”画上约等号,就会发现围绕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是生意,绝不仅仅是以养老照护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业,这就是养老产业的商机与未来。
养老未来,一切与“养老”有关。
文章来源:北京养老观察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近期热门项目